时间:2020/3/25 15:35:35 点击:1914
2019年,是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冰与火之歌的一年。
这一年,贸易战、资本寒冬、房地产周期、经济下行等词语几乎挂在每个人嘴边。
这一年,装配式建筑发展如火如荼,绿色农房、互联网电商定制销售模式、产销分离等新赛道高调开启,结构体系愈辩愈明,标准图集不断完善,各省市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中国装配式建筑人依旧坚守行业,依旧信心满怀。
2020年,我们期待着与您继续同行,共创装配式建筑发展新局面。
2020年,在中国现代史上会是一个挺重要的年份,因为两个数据。
第一,2020年是全面小康年。
第二,我们的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其他国家的人均GDP什么时候超过的1万美元?欧美国家比中国早了将近40年,东亚其他国家比中国早了30年。
迈过周期 城乡融合趋势渐明
在所有的经济周期规律中,房地产周期称为“周期之母”。
参考纳瑟姆曲线来看,世界城镇化发展都会经过这种类似正弦波曲线的上升过程。每个国家城镇化都要经过三个阶段,中国也不会例外。
人口拐点和城镇化率拐点就是房地产行业的拐点。2003年出现的“民工荒”标志着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2018年人口负增长让城市化人口越来越少,城市发展正式进入缓慢期。
拿地不易、卖房不易,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依次远去,野蛮生长过后,国家将目光投向广袤农村。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了“三步走”目标,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经由“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阶段,正式迈向“融合发展”。
《意见》明确,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有效解决土地要素市场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统一这一问题,宅基地将进一步“放活”。鼓励农村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县级政府还可以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并探索对存量宅基地实行退出有偿。也就是说,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则为农村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新《土地管理法》明确了集体用地入市条件。集体用地将成为开发商拿地的新途径;村集体有可能会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生力军进入到房地产开发领域,与传统的开发商相比,由于自身土地成本低,资金压力小,开发模式更加灵活多样。
随着城乡融合趋势渐明,农村土地市场打开,恰与装配式“短平快”的建造特征相符,为2020年装配式建筑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利好释放 行业需苦练内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农问题解决步伐不断加快。农房问题成为绕不开的历史关口。
面对农房数量大、区域散、问题多、欠账多的困局——“放活”的宅基地如何建?建什么样的农房?怎么建?使用什么材料建?
这些问题关系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关系着“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农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更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回望2019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重点提出,以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为重点,深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积极化解建筑材料、用工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加快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标准体系。
随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推广应用农房现代建造方式。要应用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探索装配式建筑、被动式阳光房等建筑应用技术,注重绿色节能技术设施与农房的一体化设计。”
今年七省着手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能看出政府对建筑行业改革的迫切要求。
通过发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提升农村自建房安全保障,并通过产业技术标准、产业培育等手段推进地区的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试点,优化农村住宅升级改造,拉动区域产业发展,解决“民工荒”,可谓一举三得。
而随着新农村社区建设视角等多元住宅发展主导新农村建设,旅居一体化,田园度假、乡村养老等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对建造要求均需要较高标准,传统农村工匠无序建造方式必将被逐步淘汰,绿色环保快速安全的装配式建造方式会广泛应用和普及。
随着城乡“融合”、翻天覆地,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将逐步发力。
回望2019, 装配式建筑企业布局逐步下沉,网销模式创新不断,行业平台愈加活跃,大规模的装配式智能工厂如雨后春笋,头部房企纷纷入局,各个建筑体系不断成熟,生产工艺与施工工法不断完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逐步脱颖而出......
2020年,农村大地,风潮正起;中国制造,方兴未艾;供应重构,模式赋能;体验经济,美好爆发....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个十年,将是装配式建筑的黄金十年;这个十年,将是唯有创新练好内功才可行稳致远的一年;这个十年,是携手深耕,共同进取,终将抵达行业新生的十年。